b体育火锅旅行指南!打卡八大火锅让你吃过瘾
日期:2023-07-18 11:15 | 人气:
b体育更能消散冬日的寒冷呢?如果一顿不行,那就是两顿!今天,就和LP一起,看看有哪些令人听到名字就忍不住流口水的美味火锅吧!看看这些美味属于哪里,吃完火锅可以去哪逛逛消消食,一起来次
几乎每一个在外的四川人和重庆人,回到盆地和峡谷的第一件事,就是呼朋引伴吃一顿红艳艳麻辣无比的火锅,而游客要是没有尝过盆地里正宗的火锅,也常常被认为是白来了。花椒、辣椒和牛油为根基,几十种香料调料炒制出的火锅汤底,正是川菜作为调味之王的代表。在其他地方吃火锅也许是为了抵御冬季寒冷,但重庆人吃火锅全年无休,湿热的夏季也不例外,甚至还以此为傲。
餐桌正中央摆上火锅,辣椒花椒咕咕冒泡b体育,食客围坐一圈,边涮边吃。涮菜以牛肉、猪肉、鱼肉、豆腐和藕片最为常见,也有猪脑、猪腰、牛肚、鸭肠等下水可选,而重庆火锅经久不衰的头牌则是毛肚,几乎每家火锅店都以当天屠宰运来的毛肚招徕顾客,只有新鲜的进货,才能保证毛肚的爽脆感,当然你也得有“七上八下”的娴熟开涮手法,才能不负美味。蘸料则由香油、蒜泥和葱花调制而成,让食材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24小时营业成都人对蜀九香的态度是:好吃,但不是非吃不可。在众多分店中,以百花潭桥头这家呼声最高,不仅口味服务样样称心,周边环境也最为惬意。吃到扶墙而出时,可以沿河散散步,看看两岸的美丽夜景。店里还出售火锅底料,可以带两包回家。
11:00~23:00一部《火锅英雄》,让防空洞火锅也成为重庆景点,而这家就是重庆资格最老的防空洞火锅。弯弯拐拐的防空洞里摆满了火锅桌,其间不乏拍照的外地人。关键这家的菜品也不错,新鲜且分量很足,特色菜品有豆花、小香肠、酥肉、牛黄喉等。锅是用的四宫格,锅底比较温和,适合外地人口味。最辣的红汤锅底,服务员一般会劝你慎点。尤其推荐他家的手工小汤圆,地道老重庆味道。
千年前,杜甫于草堂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如今船是见不着了,但西岭雪山却仍矗立于成都边上等着人们探访。度假区位于西岭雪山后山,两段索道将其分为山腰的休闲区与山顶的景观区。
景区最高处约3250米,全程徒步得耗上一个整天,乘坐索道能玩得更省时。若不想花2小时步行,就让鸳鸯池索道带你到山腰。从这儿你能搭免费接驳车往休闲区,也能用40分钟走过去。
夏季,休闲区是滑草、射箭的场所,得等积雪足够,才会摇身变为滑雪场。滑雪场往日月坪挺远,坐索道都要40分钟,11月后此区便会逐渐变为银白世界。
从日月光广场沿中兴路往江边走,在渝中区人民法院左侧,看到一座“山城步道”石头牌坊便是步道进口,从这里,进去就是山城步道。从左边石梯一路向上进入山城巷,经过已为民居的“厚庐”(原为军阀刘湘下属兰文斌师长官邸),看到“山城步道”的石碑即往左转,穿过一道简易石门就是临空栈道。
这段栈道长300余米,可眺望对面长江风光和南岸城区。走到中途有一石拱门,进入是法国仁爱堂旧址,在一片废弃杂乱的空地右后侧还能看到残存的钟楼。再往前走栈道右手边有一段石头城墙,据说这是现存最古老的重庆城墙。
原路折回石门内,沿山城巷继续往上,约15分钟后到达领事巷。沿领事巷北行,走过金汤街就到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
通远门位于七星岗,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是“九开八闭十七门”之中唯一的陆路通道。2004年修复为遗址公园,城墙边一组铜雕再现了张献忠军队攻破通远门的激烈战况。
相扑选手们硕大的体格往往令人们叹为观止,想要拥有如此的身材除了日常的特殊训练外,特殊的饮食同样重要。相扑火锅便是相扑运动员们的日常食物之一。
相扑火锅是将鸡肉、鱼肉、豆制品、蔬菜、大米等放在一个大锅内炖煮,是一种高营养与大分量的餐食。想要去日本体验相扑文化,一定不要忘了尝一尝相扑火锅啊!
如果在东京期间正逢赛季——1月、5月和9月各15天,就到日本最大的相扑馆来看重量级选手们的比赛吧。8:00就开门,但是直到14:00前后高段力士的上场,赛况才会激烈起来。比赛开始前一个月可以在线购票。可以租一台无线电耳机收听英语评论。看完比赛后可以到地下层的大餐厅去尝尝相扑火锅,一碗只要300日元。
周一至周六11:30~14:00和17:00~22:00这家独一无二的餐厅所在地曾是宫城野相扑部屋,屋子中央还保留着“土俵”(相扑竞技台)。为了深入了解这种相扑文化,你不妨点一锅营养丰富的相扑火锅,两人份只要4600日元起。
书店最初于1983年在大阪创立,但是让它声名远扬的却是这间2011年开幕的代官山旗舰店。
这座由日本KD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建筑本身也很酷炫出色:它呈现出一种编织感。无论是白色T字组合而成的建筑外观,还是内部陈列的一切细节,都令人印象深刻。
三栋相对独立的二层建筑由杂志大道连接,一层有各种类型的图书,二层出售电影DVD和音乐CD(提供租赁服务)、文具、服饰、电子产品等夹杂其间。即便不购买,你也可以将书带入一层的星巴克咖啡或二层的Anjin咖啡馆阅读。
粤菜的重要策源地顺德,在火锅领域也贡献了自成一格的粥水火锅。锅底的粥是见不到米粒的,几乎可称得上稠滑如雪,味道清鲜。实际上,要经过10多个小时的熬制并将米渣隔出才能够得到这美味的粥底。
油炸鬼、鸡块、贝类、牛腱、斑鱼、蚌仔、猪杂等是粥水火锅常见的配菜,煮完喝一碗融汇了食材精华的粥下去,全身舒爽。
《寻味顺德》中大名鼎鼎的太艮堡毋米粥,锅底洁白丝滑,先下海鲜,再下肉类,最后下锅蔬菜。尽管褒贬不一,但依然不枉亲身前往一探究竟。
坐落在顺德大良镇中心,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取自父母之恩如日光和煦寓意。面积达2.2万平方米b体育,景致清雅,纯由石块拼成的八角壁裂池丝毫未用黏着剂而水不外渗,是造园师高超技艺的代表。
不妨到澄漪亭里看水色、园景与精心拼制的明代蚝壳窗,记得仔细瞧瞧碧溪草堂里短斤少两的“百寿图”——以篆书、隶书和花鸟虫鱼造成了左右各48个寿字,这48个寿又组成1个大寿字,这样就有98个了,剩下的2个“寿”则是曾居住于此的两位老者。
奶酪火锅是瑞士的经典食物之一,曾经20世纪70年代的嬉皮士在派对上也有这种奶酪火锅的身影,但在日内瓦湖某家湖畔木屋餐厅里吃奶酪火锅,感受则完完全全不一样。我们说的这家餐厅叫La Buvette des Bains,隶属一座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洗浴会馆。在生意冷清的冬季,餐厅就会点起炉火,准备好奶酪火锅,让客人既能欣赏外面的风景,又能无惧寒冷。
日内瓦总给人一种专业严谨、深沉老道的感觉,但在这家餐厅里,守着奇美的自然风景和亲友共享奶酪火锅,只会觉得惬意悠闲,毫无拘束,其乐融融。而且这里的奶酪火锅因为加入了气泡酒,口感不似其他地方那样浓稠奶腻,吃多了胃里也不会堵得慌。
7:00~22:30朴实的海滩酒吧挨着湖畔游泳池,粗糙却时髦,可在这里结识日内瓦人。享用早餐、沙拉或当日特色菜,或者香槟奶酪火锅。就餐时要从托盘上自取,夏季可在户外用餐。届时,进入这家酒馆里的餐厅,每个成人/儿童需要支付Sfr2/1。
周一至周六 8:00至午夜隐藏于看似死气沉沉的拱廊内,这家洛桑传奇餐馆可以追溯至1951年。它是来自过去的热烈问候。宽阔且稍显昏暗的就餐区摆满木桌,当地人挤进这里,沉迷于奶酪火锅、拉可雷特奶酪(每份Sfr8.50)、黑黄油脑花、牛肚、猪蹄及其他有活力的传统菜肴。
登城节是日内瓦州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节日庆典定在每年的12月11日,官方的庆祝仪式则在距此日最近的周末举行。
日内瓦登城节是为了纪念1602年日内瓦人民打败了前来偷袭的萨伏依军队,传说是一位家庭妇女击退了这次袭击:用一锅滚烫的热汤倒在了一个士兵头上,然后用坩锅狠狠打了他几下b体育。
节日庆典当天晚上,教堂门前将会点燃篝火,老城区的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举着火把,队伍犹如一条火龙,贯穿了整个城镇。在这里,你似乎重返中世纪,感受到日内瓦人们的勇敢与热情。
在庆典前夕,特制的巧克力坩锅随处可见。人们在节日当天会把装着杏仁蛋白糖的巧克力坩锅打碎来食用,以纪念战争的胜利。如果你喜爱巧克力和糖果,登城节这一天就不要错过哦!
椰子鸡是用椰子、海南本地鸡制作的一道家乡菜,口味咸鲜,椰味芬芳,汤清爽口,有益气生津的效果。椰子鸡火锅同样极具当地特色,虽说提到椰子鸡总让人联想到海南,但其实在深圳更为流行。
11:30~14:00,17:30~22:00海南人的火锅延续了岭南一带的传统,更重视食材的原汁原味,椰子鸡火锅同样如此。火锅汤底使用清甜的椰子汁,煮过鸡肉后风味自然,本地人都习惯开锅后先盛上一碗汤。酱油、沙姜和青金桔则是椰子鸡的标配蘸料,能让鸡肉的口味变得很特别。海口吃椰子鸡的地方不少,“原味主张”这个开遍全市的连锁品牌算是好找也好吃的,据说用的是文昌鸡,价格稍高b体育,但精致的环境能让你好好享用一餐。
骑楼,即“骑”在人行道上的一种楼,楼上可用于居住,楼下的柱廊形成有顶盖的公共空间,能让人无惧烈日暴雨逛街散步。林立在海口老街的骑楼建筑无时无刻不在散发浓郁的南洋风情。同样让人着迷的还有这片街区独特的市井气息,当你穿行其间,就仿佛打开了一本旧日画卷,老海口的城市记忆会立刻在你眼前变得鲜活起来。
海口市区的骑楼保存至今的有近600幢,主要分布在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街道。由于位置就在海口中心城区,所以即便只是随意走走,你都很容易来到骑楼之下。不过,如果想对骑楼建筑和街区历史多一些认知,最好还是先去骑楼老街游客中心旁边的海口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看看。不远处的中山路骑楼样式最多,已经成为人头攒动的步行街。
寿喜烧是火锅类菜肴,由食客在桌上现煮现吃,是将切成薄片的牛肉放入由酱油、糖、清酒调制的汤中煮熟,蘸着生鸡蛋液吃(你也可以省略这一步,不过这样有着大理石般花纹的牛肉的口感就没有那么爽滑)。
在寿喜烧中下一点健康的蔬菜和豆腐,最后再煮些面条。寿喜烧看起来可能很贵,不过确实囊括了各种食材。人多的线人起点。侍者会把一切都布置好,多数还会以肢体动作示意你怎么做。
我们推荐你去横滨品尝横滨自己的寿喜烧吃法,名叫牛锅,这里便是品尝这道美食的地方。餐馆设计得十分雅致,女服务员都穿着和服。
11:30~21:00Mishimatei是品尝寿喜烧的好地方,肉质相当不错,令人禁不住怀疑楼下就是肉铺。餐馆位于三条和寺町商店街的交叉路口。你需要让所住酒店帮忙预订,因为只有日本电话号码才能预约。
这座设计巧妙的交互式博物馆专门展出安藤百福发明的速食面,馆内还有一座讨人喜爱的动画片放映厅,用以追溯合味道杯面的历史。
亮点包括自己设计杯面的机会(外加300日元),可以亲手为面杯着色、选择喜欢的配料并将其密封,以便带回家享用。尽管很少能看见英语标牌,但合味道杯面“永不放弃!”和反对浪费的基本思想,还是值得一行的,对有孩子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汕头的牛肉火锅已经成为每个牛肉爱好者都会去朝圣的地方。据说这个城市每天屠宰多达一千头牛,屠宰分切后马上由专人用摩托飞车送往各牛肉店, 前后不会超过4小时, 没经过冷冻, 吃起来非常鲜嫩。
其中最有名的海记牛肉店,传说垄断了这一地区最优质的黄牛来源,因而十多年来江湖地位不倒。潮汕人对牛肉的分类非常细致:吊龙伴、五花趾、三花趾、牛胸捞等,都各有不同价钱。弹跳得力的潮式牛肉丸也是潮汕火锅最好的伴侣,蘸点沙茶酱滋味无穷。
10:00~14:00,17:00~21:00在汕头吃牛肉一定绕不开海记,锅底是牛骨熬的清汤,只加了清甜的萝卜,连葱花香菜都是涮牛肉时再自己放。如果喜欢嫩一些的口感,又不愿几块肉下去就塞饱肚子,记得一定叮嘱师傅要“薄切”。店里人气旺,最好11:30之前去,否则你想吃的部位很可能就已经卖光了。
关于陈慈黉故居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陈家的女佣每天从早上开始开窗,直到中午才将所有的窗户开完,接着马上就要开始关窗,因为关掉所有的窗户还得花上半天时间。待到亲眼见到这片大宅子,才会知道这种说法也算不得太夸张。
来到故居,脑子里跳出的第一句话大概会是潮汕人很得意的那句“潮州厝,皇宫起”,皇宫也不过如此大气精美吧。房子于1910年动工,花了近30年才修建完成,整体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4座建筑,共506间房,加上池塘花园,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差不多有3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
铜锅里沸水翻滚,关外草原来的羊肉排兵布阵,一炉红亮炭火映照出冬日和煦,一桌子好友手握筷子蓄势待发。虽说火锅在中国大地已存活了五千年,但老北京涮锅依然有自己的样式。
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都是手切的鲜羊肉,放在盘里就像某冰激凌一样倒盘不洒,夸张些的,连盘带肉可以玩飞碟游戏。铜锅便于加热,炭火不生异味。汤底只用白水煮姜,不淹没羊肉鲜味。而七八种作料调出的一小碗芝麻酱,又让你的味蕾开出繁复的花朵。
南门涮肉在北京有不少分店,天坛南门这家总店的口味最正宗。这家价格亲们的老字号铜锅涮肉肉品鲜嫩,蔬菜新鲜,公认地道的麻酱小料更为涮锅的口味增色不少。难怪北京的百姓们都爱吃这一口。最好提前一天定位,否则等位不可避免,饭点过来约需等40分钟。
老北京火锅不善于用刺激味蕾的复杂佐料第一秒击倒你,但烧炭的铜锅,新鲜的牛羊肉和一锅清亮的鲜汤、一碗地道的蘸料,足以满足你的肠胃。手切羊肉几乎每桌必点,牛百叶、牛骨髓和肉丸子人气也很高,烧饼限购最多三个。这个入选过网友评选的北京八大“恐怖”等位餐厅,等上一小时是常事。此店往南500米还有一家分店,就餐环境稍好一些,人也略少一些。
逛胡同,是感受北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b体育。不过今日留下的阔院高宅,多是私人住宅和国家机关,偶尔寻觅到一处别致的建筑,也只能凭着运气看是否开放。位于东城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在重新整修后,成为一窥北京胡同文化的窗口。
史家胡同在地铁灯市口站东侧,和南锣鼓巷汹涌的人潮比起来这里更为清幽。史家胡同博物馆曾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故居,这里也是民国初年文人雅士聚会的沙龙,徐志摩、陈西滢、齐白石都常出没在这里,甚至连知名哲学家泰戈尔访问中国时也拜访过此地。到了20世纪50年代,北京首座专业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此成立。
时至今日,史家胡同成为一个展示传统的北京四合院。整个博物馆为两进院落,正房的内部保留清代式样,北边的隔扇则由两座八方屏组成。自西间屋进入,可见碧纱窗旁有架楼梯通往书橱,这里是“史家历史展厅”,除了介绍史家胡同的历史,也介绍了北京胡同自元朝以来的规划建设,1∶100的立体模型还原真实的胡同风貌。
紧接着的“人艺摇篮展厅”介绍了50年来“老人艺”的发展,老舍先生也曾在这儿写下《龙须沟》的剧本。“最后的胡同记忆展厅”利用胡同居民捐赠的老物件,展示老北京庶民生活的缩影。其中的“胡同声音展”,只要触摸房内的音响设备,便可聆听70多种的“胡同声音”。这些不起眼、不昂贵的“记忆”,让人切身感受胡同的韵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