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荟萃食在东营!一场365wm发布会掀开东营菜新篇章
日期:2024-06-28 12:19 | 人气:
365wm官网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便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不同地域更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的风味流派。2024年6月25日,由东营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东营市绿色餐饮商会、东营市烹饪餐饮饭店协会主办,村长家的疙瘩汤·东营菜、王记富老乡亲餐饮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虾疙瘩汤’制作标准暨首届东营菜评选认证发布会”在东营希尔顿欢朋酒店落下帷幕。
从古老的黄河文化到现代的城市风景,东临渤海,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东营海河交汇,融合四方城市风骨,造就了这座城市美食的独特性。
生意有多火?东营市绿色餐饮商会会长、村长家的疙瘩汤创始人代景国说:“今年五一假期,村长家的疙瘩汤多家门店排队高达200号以上,这在以前是从来不可能的,有些顾客甚至愿意排队3小时等着吃东营地方菜,这让我们感到惊喜又欣慰。”
随着旅游业的爆火,地方菜代表着地方饮食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不少人了解一座城市的首把钥匙。“有底蕴有文化,才有长久的立足点。东营作为一座极具活力、包容、创新的移民城市,首届东营菜评选认证不是一次简单的菜品梳理,而是让东营在饮食文化上更具地域特色,也更聚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东营市烹饪餐饮饭店协会会长、东营市王记富老乡亲董事长王利民表示,“这些菜品未来还会组成东营宴席,通过饮食文化体现东营人的待客之道。”
“东营菜饱含东营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海河交汇、地理特殊,独有食材造就了东营菜的稀缺性及独特性。”关于东营菜系,东营市技师学院副教授,东营市烹饪协会黄河口饮食文化研究会主任,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魏正涛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本次活动开启了东营菜发展史的新篇章,东营菜会因此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兴起一股经营东营菜,共创东营菜品牌的热潮,也相信未来那些经营东营菜的企业会得到充分的信心,那些经营东营菜的个人会得到荣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如何将地方餐饮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传承发扬,如何在恪守传统的道路上对原有产品升级换代,也是每一个东营餐饮人需要思考的课题。山东四季厨房创始人、山东省鲁菜研究会会长、葱烧海参鲁菜技艺非遗传承人林晓峰对此有着深切感受,“地方菜,顾名思义是代表着浓厚地方风味以及地方传统文化。有句话说‘能吃的历史才是文化’,四大菜系也好八大菜系也好,它的形成都具有连续的文化传承,而地方菜又具体到每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饮食特色、饮食文化,分类更具体,文化更鲜明。
从历史传承上来讲,东营文化厚度不如山东其他城市,但有句话叫‘守正出奇’,东营饮食文化发展首先是守正,另一方面是要突出自己的地域差异化。”他认为东营菜系应以民俗地方风味为主,紧抓黄河入海口地域食材特色、民俗文化特色,走自己的道路,不盲目模仿,不故步自封,未来不仅可以丰富鲁菜版图,也一定会在鲁菜菜系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畜牧海鲜资源,加上东营厨师更擅长运用的烹饪技巧,地方食材变身地方特色美食,只是制作工艺始终参差不齐。“通过产品认证将菜谱、主料、配料、做法、工艺进行标准统一,不仅能够提高相应菜品质量,助力对东营餐饮的传承和发展,为东营菜品牌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还可以产生一大批优秀的东营餐饮行业优秀人才。”东营宾馆行政总厨郭其文,对于东营菜系发展很是感慨。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营人,河畔假日副总张维杰扎根餐饮25年,对东营菜的发展势头同样是激动又欣喜,“东营地方菜的出圈,势必会带动本地食材、特产的流通,这不仅是通过菜品建立的地域文化交流,更是一次经济大发展,作为东营人我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未来发展道路上,我一定会毫无保留地把我所了解的东营分享出来,助力东营餐饮走得更长更远。”
如何出圈?如何推广?如何打造美食之都?美食作家、搜狐美食名博、今日头条蝶儿美食自媒体人齐桂芳也分享了她的看法,“东营菜的发展,离不开东营餐饮从业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界有志之士的持续关注,作为自媒体人365wm,我们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流量力量,从做法、口感、服务、体验等方面向外输出东营菜的美食文化。”
打造城市美食名片,既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65wm,也是增添烟火气、汇聚人流量的重要抓手。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传承历史,保护传统的基底下,东营菜一定能越走越远,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365wm。